top of page

生死教育

life and death.png
生命這麼無常,到底應該如何自處?

當生命充滿無常,每一次出門都有可能成為人生的告別之旅,瘟疫和疾病可以無聲無息地降臨到你家門。這意味著人對生命根本無法控制,你畢生的努力奮鬥隨時可能一瞬間消失。這樣的現實可能讓很多人感到矛盾困惑,時刻都感到恐懼與不安。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樣的現實?如何自處呢?

 

作為一個瀕死意外的倖存者,我深刻領會生命無常的本質。在意外發生前一刻,我還是一個滿載夢想的有為青年,不但擁有健壯的身體與良好的頭腦,人生更是一帆風順,事業前途一片光明。我正傲立在人生的最頂峰,伸手便可與天比高,與雲同流。但下一瞬間,我像變成了斷線的風箏,曾經擁有的一切,從生命裡一一消逝,事業、健康、財富、感情無一例外。

 

雖然我從人生的高峰跌入了一無所有的幽谷,但只要不放棄,生命依然有著無限的可能。奇蹟不僅僅屬於少數幸運兒,而是平等地賦予每一個生命,無論膚色、種族、宗教信仰或社會地位。但是,只有那些相信奇蹟的人才會遇到它。

 

生命有著太多的可能,只是我們相信得太少!

death road.png
死神跟我上的一堂課

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,死亡可能是一種可怕的失去,或是充滿未知的痛苦與恐懼,這一點我絕不會否認。但同時,死亡也是對生命的最大領悟。只有接受和理解死亡,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會生存的意義,更懂得珍惜我們仍在呼吸的這一刻。

 

死神提醒我們,生命的時間是有限的,每一刻都非常寶貴,我們應該好好地利用時間,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目標,盡情去體驗這個世界,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成為一個喜歡的自己。最好是把每一天活得像出生的第一天,對世界充滿希望與好奇;把每一天當成是生命的最後一天,活得無畏無懼,珍惜每個當下的人生體驗。但記得,千萬不要浪費時間去行別人的路,去實現別人的夢想,去過別人認為好的生活,因為那是屬於別人的,不需要一個多餘的你。

 

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差點忘記了!死神曾經囑咐我一定要跟大家說明白,當人遇到不幸或困境時,總會懷疑、甚至或質疑上天為何故意要懲罰或為難他們。其實,上天有很多世界大事要處理,根本沒有時間去理會每一個人,上天並不認識你是誰,不會故意為難你,更不會特別眷顧你。所以遇事一定要自強不息、勇敢面對,一切自然就可以安然渡過。

死神教曉我的4件重要事
1. 善用生命時間,活在當下

之前,我一直把生活排得密密麻麻,不是在跟別人比拚,便是跟時間賽跑。常同一時間做著好幾件事情,像讀書、工作、玩樂;生活意義變成了在最短的時間裡,完成最多的事情,想讓生活過得比別人充實精采。當習慣了追趕的節奏後,再也分不清到底是我在追趕生活,還是生活在追趕我。原來連所謂珍貴的夢想,都根本花不到我一丁點兒時間,生命中看似非常重要的人和事,如跟家人與女朋友的相處,也只佔據我人生的極少部分。我的人生好像不屬於自己似的,絕大部分的生命都像給誰盜取了、浪費了一樣。

 

死亡讓我看清楚生命的本質價值,然後再次決定如何運用我的生命時光。原來活出生命最大價值的方法很簡單,只需盡情享受生命中的每個時刻。其實只要用心過好每一刻,美好的將來便自然出現。因為未來並不是預定或計畫出來的,而是用心一步一步走出來的。你怎麼過你的今天,就等於怎麼過你的未來,你今日的生活亦將是你十年後的生活寫照。若你沒有能力把握現在,更遑論有能力掌握未來。

 

生命的本質價是無常的,生命的無常也提醒我們要珍惜當下,好好感受每一刻的存在和生命的價值。如果我們改以時間去衡量事物,就會發現天下沒有貴賤之分,只有值得與否。東西的價值不再是貴不貴,而是值不值得花時間去追求。但時間不像金錢,不能拿來囤積或投資,如當下的時間沒有充份利用,那便只有白白的浪費流失。


如果要再次成為生命中唯一的主人,必須改變自己遭到扭曲的時間觀。死亡讓人學會從生活的清單中作出取捨,為真正對自己重要的事情訂下順序,從而對生命中的人事物作出適當分配。透過這樣的排序取捨,人的生活頓時變得個人化、立體化,生命更有了真實的意義與價值。

 

若想要活出生命最大的價值,方法其實很簡單,就是盡量享受生命中的每個時刻。這樣才能在有限的人生時間中,獲得最豐盛的人生體驗和成長。

90t4qp7o.png
2. 人生的斷捨離

在進行死亡調查的工作期間,我經常會到訪醫院或殮房等地,我發現不管躺在那裡的人多富有,身分多顯赫,最後也只剩下一張白布,包裹著底下冰冷赤裸的軀體。人的出生本來就是一場空白,什麼也沒帶來,死時也同樣回到一場空白去,什麼也帶不走。親歷死亡後,我更真切體會到萬般帶不走的道理。

 

在康復後的一個月,我在家裡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人生大掃除,重新整理我的生活空間。當時我感到一種淡淡的哀愁湧現心中,鼻子一酸,眼淚盈滿了雙眼,我像在整理自己的遺物。雖然眼前的物件勾起許多人生片段與情感,但我清楚知道這些回憶並非活在物件中,而是留在我的記憶裡。所以我不需要這些物件去證明我的曾經存在,親人至愛也不需要靠它們來保存對我的回憶思念。

 

物質只是一種身外物品,雖然生存上是必須的,但過多了便成為身體的負擔、心靈的負累,適可而止便足夠了。但是人從小便被灌輸扭曲的物欲態度,一直被告之多就是好,多就等於富足的概念。其實你真正需要的,與你被告知應該需要的,中間多了一大堆額外的廢物負擔。讓你每天疲於奔命的,不是生活所需,而是生活不需。

 

然後,我狠心的來了一場人生的斷、捨、離;我要斷絕不需要的東西,捨去多餘的廢物,脫離對物品的執著。斷捨離的兩大標準是依據物件的實用值與時間值,實用值是指此物對人的存在價值,而非物件在金錢或功能上的價值。所以必須把物我的主客關係重新釐清──是人用物而非物用人。

 

透過斷捨離,我減少了對物欲的追求,脫離越多就是好的生活方式。我不再成為物質的奴隸,清掉身邊一大堆多餘的廢物,騰出更大的生活空間,省掉更多的人生時間。這種外減內加的生活態度,是引發人生改變的一種原動力。簡單的生活,配上足夠的物資與豐盛的心靈,才是最寫意充實的生活。

 

我更把斷捨離這個概念放到精神生活上,斷絕對人事物的完美執著、對判別善惡的二元執著;捨棄對無謂社交的追求、對名利權力的虛幻追求;離開對失去錯過的害怕、對無常未知的害怕。我所追求的是一個「完整」而非「完美」的自我。

3. 自由在心靈

我從十八歲成人那年起,每一年生日都會為自己準備一個蛋糕。當時鐘指向凌晨十二點的那一刻,便點起一根蠟燭,雙手合十,誠心許下一個願望,然後用力把蠟燭吹熄。這就像是一個儀式,每年挑選一個夢想做為生日願望,以餘下的一整年時間努力把它完成實現,當作是下一年度的生日禮物。這個生日許願儀式,好像慢慢變成我的人生奮鬥模式。

 

一九九二年十月七日,十八歲生日,我許下了人生第一個正式的夢想願望:「我希望可以考進香港大學讀心理系」。一九九三年十月七日的生日,我把大學的學生證裝進小信封,做為生日卡片送給自己。之後再點上新的蠟燭,許下新的願望:「我夢想可以坐飛機出國旅遊」。一九九四年的生日,我用白紙摺了一架紙飛機,在兩旁的機翼貼上來回的登機證存根,以這裝載了夢想的飛機模型做為禮物。我再度閉上眼誠心許下新的願望,看見自己站在一個雪山峰上,四周白茫茫一片,頭上盡是一片藍色的天空,世界彷彿只有白跟藍兩種單純的顏色。

 

一九九五年,二十一歲,離開大學前的最後一個生日,我先把厚重的滑雪用手套打包成禮物送給自己,接著許下一個更遠大的夢想,深深吸一口氣用力的把蠟燭吹熄。那一年,我一面準備畢業考試,一面拚命兼職打工,好不容易存夠了畢業旅行的旅費,在歐洲各國浪蕩了兩個多月。那可以說是一輩子留過最長的頭髮、最濃密的鬍子、走過最遠的路,直到大學結束。

 

我一年一年的努力把夢想達成,當中還有開摩托車、開船、潛水、極地探險、進研究院等。這些夢想都不是遙不可及的痴人說夢,每一個都是我真心追求、努力付出、勇敢達成的結果。但我發現,差不多所有夢想都跟自由有所關連,好像暗示我自由是這輩子追求的最大價值與意義。

 

直至二OO三年的二十九歲生日,我許下了最後一個生日願望,夢想可以獨自開著滑翔機,如鷹展翅般翱翔天際。翌年春天,我飛上三千尺高的蔚藍天空,從駕駛艙的小窗戶伸出手,用力抓了一大片白雲,將之輕輕地放進一個空的玻璃瓶裡。

 

二OO四年十月七日,剛好活了三十個年頭,好像到了人生的轉捩點,因為忽然發現沒有了夢想。我獨自坐在家裡陽臺上,為自己準備了一個簡樸純白的奶油蛋糕,將蠟燭的數目由慣常的一根改為三根,象徵三十歲的人生。當時鐘的指針指向午夜十二點,我將紅色絲帶綁在預備好的透明玻璃瓶上,慢慢拴開瓶上的軟木塞,讓躲在裡頭的雲飛回天上。我看著寧靜的夜空,天上掛著一輪孤單的明月,半盈半缺,就像我當時的心情,既滿足卻又帶點失落。 

 

從十八到三十歲這十三年間,我一共許下十二個夢想形式的願望,悉數由我一手構思、策畫、執行並實現。其實,這一連串的夢想背後都有著共同的目標,就是渴望得到「人生自由」。考上大學是建立自由國度的第一步,之後頻繁出國旅遊,就像到處攻城略地一樣。我對征服自由的野心不斷擴大,不但把占領的版圖迅速擴張,更想進一步突破身體的界限。我開始染指不同的領域,上天、下地、入海,滲透每一個角落,世界之大彷彿沒有我到不了的地方。

 

但其實這麼多年來,我一直曲解了自由的意義,只著眼於自由的表徵,沉淪於物理上、身體上的自由。其實自由的本質源於心靈而非身體,但我只顧盲目地朝身體方向衝去,狂奔了十三個大圈,結果還是回到原來的起點上。

 

瀕死意外後我的身體受到重創,頓時變成了一隻折翼的小鳥,被迫停降下來。當我願意向生命投誠,我從大自然世界中體悟到自由的真義。透過公園裡的自然景象,我看到大自然萬物是如何自由自在的生活,人是如何迷失地被囚禁於生活裡。在大自然世界,萬物依從自己的節奏,生命的流向,覺醒地自在生活。就如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冬有雪,如果心靈平靜自由,時時刻刻都是人間的良辰美景。就在這時,我頓悟到自由的真正意義,我竟然在輪椅上找到了一直追求的心靈自由。原來,心靈自由完全不受地域所限,不受身體所綁。這比起飛在天上時所感到的身體自由,更讓人嚮往,這才是我所追求的真正自由。

4. 夢想的真正價值,過程比結果重要

人生彷彿白紙一張。我曾經以為成功的人生,就是在最短的時間裡獲取最多的東西,所以努力從翻身學爬到最後衝上雲霄,高效率的完成一個又一個夢想。

 

雖然這些夢想成就讓我得到別人的肯定認同,讓我對別人死而無所憾,卻無法跟自己好好交待。我到瀕死的那一刻才發現,自己從來沒有用心經歷每個人生階段,沒有認真享受每個夢想過程。我像糟蹋了自己所喜歡的夢想,浪費了走過的人生歲月,內心因而湧出無比的空虛與空白 。

 

原來人死時,就只能像出生那樣,帶著赤裸的身軀、空白的人生歸去。來時空空,去也空空,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場空的練習。死亡像在暗示我們,真正的智慧是在人生的空白裡,而非外在的成就中,人生的過程遠比結果重要。只是當時我沒有足夠的智慧與視野去理解這一切,自己彷如一個無知小孩站在人生交叉路口,不知如何抉擇,進退失據。

 

因為工作上的需要,我常到訪醫院或殮房等地,不管躺在那裡的人多富有,身分多顯赫,最後也只剩下一張白布,包裹著底下冰冷赤裸的軀體。人的出生本來就是一場空白,什麼也沒帶來,死時也同樣回到一場空白去,什麼也帶不走。生者隻身輕輕到來,死者空身輕輕歸去,在來去之間先得到後捨棄。所以年輕時應活得精釆豐盛,把人生填滿,這樣才能讓人看見空白的存在,而智慧盡是藏在那片白色的布匹內。

 

同時間,死亡讓我明白了夢想的真正價值,讓我從為追求而追求的盲目狀態中醒悟過來。其實一直以來,我就只看重夢想的結果,眼中只有讓別人看得見的成就。以為得到別人的認同,就是對自己最好的證明。久而久之,夢想的主語逐漸變得模糊,我不知道夢想到底是為了滿足自己還是討好別人。

 

如果沒有經歷死亡,或許我依然活在精采但虛幻的人生裡,雙手依舊緊抱著一大堆帶不走的物質與成就,最後才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、什麼都沒有、什麼都不曾用心經歷過,這比死更難受、更可怕。從短短十一分鐘的瀕死經驗裡,我得到了人生最重大的啟示與反思,讓我從虛幻的混沌迷惘中醒悟過來。原來,夢想的意義並不在圓夢的一刻,而是在追夢的過程。當你真心相信、認真追尋時,整個世界都會聚集力量幫助你,甚至讓你感到結果已經不再重要,因為夢想的價值已經已在追夢過程中充份體現。

 

意外後,我花了一年時間重新學習走路。在我31歲生日當天,我想起了賣火柴女孩的故事,於是我劃下了10根火柴,許下了十個重生的夢想,重新探索世界,見天地、見眾生、見自己。這些夢想讓我找回了對生命的熱情和動力,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新常態,那就是「活好當下」。

bottom of page